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7的文章

初到史國

   從10月08日到現在也已經過了幾個禮拜,在10月的尾聲,要來好好談談我初至史瓦濟蘭到現在的感想啦~   剛到這裡,就能夠敏顯感受到這裡的氣候比台灣乾燥,而且處於南半球的史國才正要從冬季轉入夏季,因此遭晚溫差還是很大的,而且在上次文章也有提到,這邊處處都有的山景,只要一出門就會有一種好想把手機拿出來拍個不停的想法啊! 史瓦濟蘭 路邊美景 攝影者:Paddy Kan   我們大夥從恩史瓦帝三世國際機場出來後,便看到技術團的團長以及部分經理技師前來為我們接機,由於到史國後當地時間是中午了 (史國時間晚台灣 6 個小時),回到團部吃完午餐後的第一件事情並不是打開行李、整理行李,畢竟我們是來當替代役的,所以我們到各自房間把行李放下以後,便開始我們抵任教育以及駐地語訓了。   此次的在地語訓團長找來了史國教育部督察 Martha S. Shongwe 為首的 5 人團隊來進行教學,主要的教學內容便是讓我們可以盡早熟悉當地英語口音以及對英語口說的反應力,我必須誠實地說我的英文並不好,且當地英語受到早期英國殖民的影響所以帶有一點英式口音,對於我國以美式英語教學來說更是一大的挑戰,我看我要適應語言這個部分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啊!除了語言的部分,老師們也很希望我們可以多多認識這個國家,因此老師會跟我們講一些這個國家的文化知識,也常常以活動的方式學習,相較於台灣的課堂講解,這樣的教學好生動、活潑呀~ 與 語訓老師們 合影   到了駐地語訓的最後一天,我們與老師們約好要一起吃午餐,我們與老師將會準備一些台灣與史國的特色菜餚,我們端出來打頭陣的當然是咱們的珍珠奶茶啦~ 再配上幾個台灣常見的家常小菜即可上桌,而老師們準備了一道花生醬炒菠菜葉的料理 Ndole (也稱作Muriwo neDovi,亦可直稱Peanut-Butter Spinach)、當地醬煮雞肉及雞胗、一種以玉米發酵後所生產出來類似於優酪乳的飲料 Mageu (又稱作amaHewu) 以及以玉米粉煮成的主食pap,對於老師所準備的料理中,醬煮雞肉算是與我們台灣口味最符合的,pap的口看有點類似於煮得比較硬一點點的粿,而花生醬炒菠菜葉則是大家直至公認最好吃的菜,我還特別跟老師請教要如何做這調料理呢!而 Mageu 嘛....口感有點類似於台灣的麥片糊,口味則是有一...

介紹,史瓦濟蘭王國

   我們在專業訓練的時候語訓老師都會要求役男針對自己的派駐國家做一個國情介紹,除了是藉由此報告提升自己對派駐國的認識以外,也可以在報告時提升自己的口說能力。在台灣有許多人對於我國友邦的認識甚少,能夠記住名字便已經是其中的佼佼者了XD  因此,我想透過這個機會在平台上把我在製作報告時所得到的史瓦濟蘭介紹給各位。 史瓦濟蘭王國,位於非洲南部地區,該國東北邊鄰近莫三比克共和國 (葡語:República de Moçambique),其餘則鄰近南非共和國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土地面積為 17,364 平方公里,約為我們台灣 36,197 平方公里的一半左右,首都為 Mbabane (譯為姆巴巴內、墨巴本,現統一譯做為後者),整個國家分成四個省份,分別為北部省 Hhohho (霍霍,為首都所在省)、中部省 Manzini (曼齊尼,其同名首府曼齊尼市為史國舊都)、南部省 Shiselweni (希賽盧韋尼) 以及東部省 Lubombo (盧邦博);國家地形以丘陵為主,因此處處可以看到美麗的山景,即便是較為繁華的首都或是舊都,走在街道上都會時常遇到緩坡,其國家英文名稱與瑞士 (Switzerland) 相近,因此又有「非洲小瑞士」之稱。 史瓦濟蘭王國 國旗   由於此國曾受英國殖民,因此該國的官方語言除了當地方言史瓦濟語 (siSwati) 外,也將英語做為另一個官方語言,但在當地平時人民在做溝通時仍以史瓦濟語作為主要語言,甚至有許多老一輩的人連英文都不會說,這個情景讓我想到台灣早期在蔣家專制時推動”說國語運動”之前,台灣也是以閩南話做為主要的使用語言。史瓦濟語跟非祖魯語是相同語系的語言,兩者之間的相似性很高,在南非的普馬蘭加省 (Mpumalanga) 和豪登省 (Gauteng) 的索維托 (Soweto)也有很多人使用這個語言,因此史瓦濟語同時也是南非的官方語言之一。 非南地區 與 史瓦濟蘭 圖片來源:Google Map   史國的政治為君主專制,元首為該國國王 Mswati III (恩史瓦帝三世),國王擁有絕對權力可以任命總理以及解散國會。雖然史國大部分的人民都非常支持且熱愛皇室,但近年來受到西方國家以及隔壁南非的影響下,開始出現一些修憲、虛位元首制等等的聲音...

前進史瓦濟蘭

  西元2017年10月,我與其他10位外交替代役男一起出發前往我國友邦 - 史瓦濟蘭進行國際援助了。   這次我們派駐史瓦濟蘭的11位役男,分別有醫療、牙醫、獸醫、公衛、園藝、畜牧、電子公文以及技職訓練等8個不同專長,前往台灣的醫療團以及技術團協助計畫經理及技師執行計畫   史瓦濟蘭,離我們台灣有好長一段距離,分別轉了兩次的飛機(分別為香港及南非 約翰尼斯堡)才能抵達,光是飛行時間就將近要一天的時間!   我們從台灣出發時已是傍晚時刻,雖然我們沒有吃晚餐,不過友飛機餐的關係到香港等待轉機時也不至於很餓,不過有些人到香港後還是跑去吃港式飲茶XD 接著搭上南非航空要前往約翰尼斯堡的路上,已有技師預先跟我們說過要跟空服人員要一款叫做 Amarula 的奶酒,說是只有這家航空公司可以要到迷你 Size 的包裝,可以留著收藏,不過我們大夥友好多人的奶酒都在約堡機場被沒收 (經理技師們說是他們想要凹來喝...),還好我的最後有被保住... (應該不是我臉臭又跳針的說我的隨身違禁品的關係吧?),這是我第一次坐長途飛機,過程中其實也只有起飛後的半個小時友新奇感,後面就覺得沒差了,畢竟無論長短途都沒甚麼差...只是最大的差異就是空服人員餵食頻率大增啊!   後來從南非到史瓦濟蘭的班機是一台小台飛機,機組只有配備機長、副機長以及空服人員共 3 人而已,整個好精簡啊~ 而全程飛行時間也並不算太長,很快我們就到達史瓦濟蘭,在飛機降落時遠眺著整個史國的景色,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想著我們將要在這一個陌生的土地生活10個月,不能確定自己是否能夠適應,但能確定的是,這將會是我永生難忘、最為寶貴的10個月! 11位外交役男於南非轉機時的留影

成功嶺與專訓

   依照中華民國憲法規定,台灣年滿十八歲之男性皆有服兵役的義務,惟今年來陸續將徵兵制改為募兵制,因此只要求民國82 (西元1993年) 以前的男子需要服 1 年役期兵役,其餘只需服 4 個月的軍事訓練。   而我,就是剛剛好在西元1993年出生,是最後一批需要服 1 年兵役的男士們,但幸運如我,某天偶然在系所公告欄上看到『外交替代役』的招募海報,吸引了我的目光,也因此我成了這個役別的其中一員。   外交役屬於替代役中一般役的其中一個類別,外交替代役是從西元2001年開始接受報名的專長替代役,一年收一屆至今已進入到第17屆,而需用機關則為外交部委託的法人機構『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簡稱為國合會,將錄取像是農藝、園藝、畜牧、醫療、公衛、資通訊以及職訓等等的專長役男,經過成功嶺12天及專業訓練3週(語言及文化訓練)後,便會派往與我邦交或是友好的發展中國家進行國際交流,在國外我們的職稱是稱作為計畫助理,同國內的一般替代役一樣,我們也是做一些協助計畫經理技師進行雙邊的國際援助交流的輔助性勤務工作,就相似於早期台灣受到美國援助發展的那樣關係,多年來的發展下我們台灣也已成一擁有足夠經濟實力協助他人發展的國家,在全球那麼多個國家下,我們優先選擇與我友好的國家進行協助,並且深化台灣與他國民間的情誼。 這個役別與其他替代役相比明顯具有極大的差異,但是仍是要在服役前進入成功嶺進行為期兩週的基礎訓練呀!而這些訓練與各個替代役別皆相同,我就不再加以繁述了,總而言之就是在成功嶺的這幾天只要聽中、區、分隊長的話行事便不會犯錯,安分即可。同時也慶幸我在成功嶺的這14天認識了幾個還不錯的朋友,也不虛此行啦XD 181 梯 7 中隊 合影 圖片來源:內政部 役政署 替代役訓練班   在完成基礎訓練後,邊是依照不同役別分發到不同需用機關進行專業訓練,也就是我上述的語言及文化訓練,語言的部分依照在成功嶺時抽籤決定派往的國家語系可分為英語、西班牙語以及法語,在依照語言能力分成若干的班級上課,加強會話能力,尤其我的英文能力其實還滿差的,這是我特別需要加強的啊....;文化的部分則是上一些像是文化衝突的調適、國際禮儀、何謂國際援助等等,透過這些講座課程讓我思考了許多以往在國內沒有想過的議題,也逐漸的體會到台灣在外交處境上的困難。如此密集的訓練中也與一些要派往不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