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7的文章

史國最大天災?!

   這幾天史瓦濟蘭出現了一個超級無敵可怕的大天災,這場天災是連我在台灣都沒有見過的,起先是只有颳起陣陣的強風,然後打起超數陣大落雷,緊接著開始下起暴雨,最後連冰雹都出現了!好在沒有出現地震,而且史瓦濟蘭是內陸國家不會有海難,不然我真的會以為我在演明天過後.....   而在這場無情的天在摧殘下,造成了整個史瓦濟蘭的許多農業、房屋以及城市電路的損害,就連我們技術團部的房子也遭受攻擊,團長辦公室的屋頂被吹掀、吹掀的屋頂打破了某位役男的屋頂、多扇窗戶玻璃及燈管燈泡破損,甚至連團部所在的城市 Matsapha 也斷電了好幾天,即便後來搶修回復了也會有多次的小停電。 風災當下 攝影者:Khanya Tu   風災後的隔天,我們還趕快跑去附近的超市購買飲用水、乾糧及蠟燭,整個超市的狀態都像是台灣在強烈颱風過境前後的搶購情形,我們看到當地人好像對於這個情形也很驚訝,整個表露出一個不知道該怎麼去處理的狀況,突然感覺台灣所教育我們面對天災的基本措施好像頗為有效?   後來跟我們問在駐地服務比較久的經理技師們,他們都說從沒看過這麼可怕的風災,甚至是與計畫所聘請的司機聊天,他也說這麼大的風災他從來沒見過,而轉述他母親的話則是在她年輕時遇過類似的,但也沒有那麼可怕,推估上一次有如此大的天災是40~50年前的事情了,也難怪當地人面對這場災害會這麼的茫然且不知道如何做出緊急措施。   說到了天氣,就來介紹一下史瓦濟蘭的天氣狀況吧!史瓦濟蘭位處於南半球,所以氣候時間正好與台灣相反,但撇除一些小小的細節外,其實兩國的氣候還蠻像的,皆為夏季多雨、冬季乾燥的型態,而兩國之間的氣候差異在於台灣是島嶼國家、史瓦濟蘭是內陸國家,因此台灣的冬天較無史國這麼乾燥寒冷,史國雨季時的雨況也下的比台灣來的強烈。尤其是在雨季的時候,史國很長打又大又密集的雷,因此這裡的電器很容易因為大雷時的電壓變化而受損,所以一旦遠方出現閃電或是聽到雷聲,我們大夥就會開始將比較精密或是比較無法承受電壓變化的電器插頭拔掉,甚至連網路線、電話線也都要拔掉,有時連這裡的電力公司都會在下雨時預防性停電,不過因為停電的頻率太過於高,所以為了因應太常停電的問題,許多公司或是賣場都會習慣性地架設發電機,以預防經常性的停電。 災後慘況 攝影者:Khanya Tu

Mkhaya Game Reserve

   雖然我人不在台灣,但是每天都會固定上網看一下台灣的新聞(當然是自我過濾了許多腥羶色的新聞),而最近剛好有一則台史相關的新聞《2台人偷獵走私犀牛角遭逮 史瓦濟蘭重判29年》。 相關報導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網   身為台灣人的我真心覺得很不好意思,這些少數老鼠屎降低了我們台灣人的格調啊!話說回來,其實不只是犀牛角在非洲盜獵氾濫問題嚴重,舉凡象牙及獸皮 (獅、虎、鱷魚等) 都是不肖獵人的目標,盜獵後的物品製作成的藝術品真的有比較高尚?製作成的中藥真的藥到病除?這些的真相只能問虛偽派的上流社會人士了...    上次文章我們到訪了 Big Game Parks 旗下 Mlilwane Wildlife Sanctuary,看了許多草原動物。而這次,我們將到訪其旗下另一個野生動物園  Mkhaya Game Reserve。 Mkhaya Game Reserve 是以犀牛為主題的野生動物園,園區位於 Siphofaneni,園內飼養了黑犀 (學名: Diceros bicornis ) 以及南部白犀 (學名: Ceratotherium simum simun ),同時這個野生動物園也是史國做為復育犀牛的復育保護區。同時, Mkhaya 也獲得了 世界自然基金會 (World Wide Fund, WWF)、澳洲 SA 自然基金會 (SA Nature Foundation)、Anton Rupert 博士、荷蘭  Bernhard 王子 、歐盟、英國  犀牛救援信託基金 ( Rhino Rescue Trust of Great Britain) 、 荷蘭 犀牛基金會  (Netherlands Rhino Foundation)、 美國  Lowry Park Zoo 及  San Diego Zoo  動物園等各國單位的金援資助。 上述的兩中犀牛雖以黑/白命名,但他們在外表的差異並不是以膚色來判斷 (兩者皆為灰白色),而是以體型來判別差異,黑犀的體型會敏顯小於南白犀,此外黑犀的嘴較尖、耳朵較小,而白犀的嘴唇則比較寬、耳朵較大。 南白犀 攝影者:Khanya Tu 黑犀 圖片來源: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由於...

Mlilwane Wildlife Sanctuary

   來到史瓦濟蘭也快要滿一個月了,對這裡的人、事、物也漸漸開始習慣,因此大夥兒也開始想要安排附近的景點出遊啦!由於醫療團與技術團的團部位置在不同的城市,因此我們兩團的役男平時鮮少聯絡,為了維繫彼此的感情,我們技術團部的役男決定去首都逛逛、拜訪醫療團並一起前往離技術團部較近的 Mlilwane Wildlife Sanctuary~   Mlilwane Wildlife Sanctuary 是史瓦濟蘭 Big Game Parks 旗下的三大野生動物園,Big game parks 這個組識是由一位英國人 Ted Reilly 成立的,主要是為了挽救因獵捕、乾旱、疾病死亡而逐漸瀕臨滅亡的野生動物的私人性非營利性的組識,以保護多種多樣生物的棲息地、提供各式生態的旅遊並促進保護國家遺產。其中, Mlilwane 又是這三個野生動物園中第一個創立的,會命名作  Mlilwane 是因為早期這個地方常常會受到雷擊而有火災,因此以史瓦濟語中 "Little Fire"的意思命名之。而 園區內以草食動物為主 (僅河馬、鱷魚及疣豬為非草食動物),因此被經理技師們稱作為「可愛動物區」,園區內附有住宿小木屋、餐廳、露營區等,並提供騎馬、泳池及山區自行車等服務。因為其地理位置離團部很近,所以我們並不需要住宿,且出發前剛好有南極冷空氣北上,史國超級無敵冷又有雨,因此當天也沒有人想騎馬及游泳,那一天我們純粹是去看動物以及爬山看風景的。   園區內的高山叫做 Nyonyane mountain (又稱作 Execution Rock),這個山有許許多多岩石混合而成,然而這座山其實並不高,但是坡度微陡,對於我這個很久沒好好運動的人來說還是頗辛苦,爬到喘不過氣來中間走走停停了不少次,還好最後還是勉為其難地的攻到山頂。眺望整個山景時,真的會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看著看著還會出神咧~ Execution Rock 山頂景色 攝影者:Paddy Kan   而動物觀察的部分,其實我都是有看沒有懂... 主要都還是有做過功課的其中一位役男在認動物給我們知道,不然我都只知道這些是羚羊,但是細分的品種像 Impala (黑斑羚)、Niyala (山藪羚)、Eland (伊蘭羚)  以及我覺得超漂亮的 Kudu (扭角...